2024年12月21日上午,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学·翻译”第五届博融论坛在外语楼国际报告厅成功举办。活动围绕语言、文学与翻译三大领域,为硕博研究生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主论坛由博融专家论坛和博融青年论坛构成,邀请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主题演讲,围绕学术前沿和实践应用展开深入讨论,同时设有互动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从多维视角开展学术交流,展现创新研究能力,增强学生们探索学术前沿的动力与信心。华南理工大学朱献珑教授、15vip太阳集团官网孟泽教授、湖南大学朱健平教授、国防科大梁晓波教授做主旨发言,博士生王楚君、何杨文婷做青年论坛主旨发言。院长杨文地、教授委员会主任李清平、副院长仲文明、王华玲等导师、一百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出席主论坛。副院长鄢宏福主持活动。
首先,杨文地致开幕词。他对与会的专家、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博融论坛聚焦学术热点,促进思想碰撞,致力于推动研究生在语言、文学与翻译领域的深入探索,帮助研究生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15vip太阳集团官网院长杨文地致开幕词
朱献珑教授以“新文科视域下的国际组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展开精彩讲座。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应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新使命。基于新文科“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发展理念,相关研究聚焦国际组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培养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的有效模式。
该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提出了适应我国国家语言能力现状的国际组织胜任力框架,旨在优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体系建设到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具备全球胜任力、国际理解力和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培养路径,为新时代外语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助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语言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播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华南理工大学朱献珑教授发言
孟泽教授以“诗教与礼教——为什么思无邪?”为主题展开发言,围绕诗教与礼教的关系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孟教授指出,诗教与礼教虽然在本质上存在一定对立——前者追求情感与自然之美,后者强调规范与秩序,但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通过“思无邪”的理念得以协调统一。“思无邪”既是诗教中道德理想的表达,也是礼教对诗歌创作与审美的伦理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色,为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5vip太阳集团官网孟泽教授发言
朱健平教授的发言以“AI体译文与个性化文学译写”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给文学翻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朱教授指出,AI作为先进的“翻译生产力”,正推动文学翻译实践进行重大变革。由传统译者独立完成的语言转换模式,逐渐向译者与AI合作、基于AI初译进行个性化译写的新模式转变。
这一转变对文学翻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翻译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步伐,改革教学与实践模式,注重培养AI工具的使用技巧和个性化创意表达,为新时代文学翻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湖南大学朱健平教授发言
梁晓波教授发言主题为“大国语言能力建设的新认知与新战略”。梁教授围绕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新要求、新使命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应重新定义语言能力的内涵,制定面向未来的建设战略与布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传统的语言能力认知已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国家语言能力不仅关乎文化传播和社会治理,更是大国竞争的重要基石。历史经验表明,重视建设有效的语言能力体系,特别是国防语言能力大国,往往能够抢占战略主动权,为国家发展赢得更多可能。梁教授的研究启发在场师生思考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新思路和大国崛起的文化动力。
国防科技大学梁晓波教授发言
青年论坛环节,22级博士生王楚君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为例,深入剖析汉语隐性否定结构在外交话语中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认为汉语隐性否定具有精确与模糊的双重功能,能够有效表达立场、反驳言辞,其翻译需要译者利用重构语境、填补不定点、揣摩语气等手段,将言外之意准确传递给国际受众。
博士生王楚君发言
24级博士生何杨文婷围绕《沁园春·长沙》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展开深入讨论,认为《沁园春·长沙》以“生机自由之秋”和“自由豪迈之青”为核心命题模型,承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并重构经典主题,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蕴。作品通过综合容器图式与多重力量图式,借助“时间”这一隐喻核心,形成“时间为容器”和“时间为实体”的认知投射结构,并以连续转喻建构多层次意象体系,展现了恢宏的思想深度和非凡的诗意魅力。
15vip太阳集团官网博士生何杨文婷发言
仲文明副院长进行了总结致辞。他指出本次论坛的主旨发言既包括传统诗学与湖湘文脉,又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既有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对国家语言能力的传统关切,也回应当代语境赋予外语学科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时代召唤,是一场勾连着学科渊源与未来,牵引着传统与现代的学术盛宴,鼓励同学们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里“入宝山而不空手归”。
15vip太阳集团官网副院长仲文明致辞
下午的分论坛中,根据征文主题,分为12个分论坛,即二语习得与教学(点评人:陈洁、李丽君)、理论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点评人:苏怡、薛小英、冯树元)、日语语言文学(点评人:邓牧、郭蓉菲)、法语语言文学(点评人:刘田丰)、英语语言文学(点评人:吴玲英、欧阳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点评人:李玲、吴琳)、应用翻译(李瑶、王华玲、王晓东)、文学翻译与典籍翻译(点评人:鄢宏福、郭薇、刘羽)、认知语言学(点评人:屈典宁、旷剑敏)、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翻译研究(点评人:刘茜、张春敏)、翻译史与翻译批评(点评人:袁圆、田莎)、话语分析(点评人:邓军、单宇)。各组点评导师对与会同学的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指导性意见。
第五届博融论坛的顺利开展,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跨学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宴。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院研究生的学术风采与创新能力,拓展了师生研究视野,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学科交叉拓展研究。
与会嘉宾合照
撰稿:刘嘉怡王紫君 危薇 刘楚祺
一审: 王韵涵
二审: 仲文明
三审: 杨文地